养生知识之保持日常健康常识,速速收藏!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大家的养生观念也越发深刻。其实,养生包含的事项有很多,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保持日常健康常识等,这些都是养生的一部分,都可以归纳为养生。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普及下养生知识之保持日常健康常识!
一、养生知识之保持日常健康常识
1. 保持良好的姿势: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意思就是站着要象那样挺拔,坐着要象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象风那样快而有力,这对我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保持正确的姿势,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
2. 怎样舒服怎样睡:以前人们以为,朝左边睡会压迫心脏,趴着睡则会妨碍呼吸等等。实际上,人的心脏与肺脏被硬硬的肋骨和厚厚的肌肉支撑保护,仅仅因为睡觉姿势是不会影响心肺的。当然,说仰睡最好,也是没有根据的。所以说,凡是自己感到舒服、能睡熟的姿势,便是自己的最佳睡觉姿势,当然,儿童例外。
3.每天运动 5 分钟:如果将每天都运动的效果当做100%的话,那么隔一天运动一次则为85%,每隔三天运动一次则为50%,如果隔两周运动一次,那就跟没参加运动一样。因此,哪怕是每天只做5分钟的广播体操或轻度运动都是有效果的。重要的是每天坚持。
4.散步的节奏要快:散步作为一项有益的运动,只有以近似于慢跑的速度,才会有效果。你在上下班途中或上街买东西时,不妨加快步伐,赶上并超过自己前面的人,既争取了时间,又锻炼了身体。
5.积极的休息方法:当工作一段时间,感觉疲劳想休息右手时,不妨将左手轻轻地活动,这对于消除疲劳效果最大,据科学家研究,如果使控制左手的大脑皮层兴奋,就会反过来抑制控制右手的大脑皮层,从而达到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作用。
6.“一心二用”效率低:有些人打开收音机或戴耳机听着音乐学习。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看,从外部加入影响与光的刺激,大脑是不能进行高度集中的思维活动的。工地播放轻音乐,用来提高效率,也仅限于简单的手工操作。
7.胖的起因吃得太多:每天多吃100卡路里的食物,就会转变成大约11克的脂肪堆积在人体里,如此持续一年,人就会胖约4公斤。而100卡路里的食物,米饭只有半碗左右,奶酪只有一大勺,胖子们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每天都超量呢?因此,减肥必须节食,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胖人只要参加运动就可变瘦,并以运动员在比赛前夕为了减轻体重而加大运动量为例。其实,运动员只有在严格节制饮食的条件下运动,才能获得成功。与其说运动是为了减少体重,不如说是为了增强体质。
8.不吃变质食物:有不少人认为,为防止食物中毒,只要好好地把食物煮或烧一下就行了。其实,食物中毒的原因并不在于细菌本身,而在于这些细菌产出来的毒素,这些毒素煮沸后并不会消失,因此,吃剩并变质的食物最好是扔掉。
9.避免不良嗜好:吸烟、过量饮酒、喜吃甜食、过食辛辣刺激性实物都被医学家公认为健康杀手,应尽量规避。
10.洗手的最佳方法:一旦遇到传染病流行,人们常常会互相提醒多洗手。但是,手上的细菌仅靠马马虎虎地洗是洗不掉的,特别是有些人甚至不用肥皂或洗手液,更起不到清洁消毒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用至少一分钟时间洗手,并用熬过的肥皂水进行洗手,否则洗手就毫无意义了。要认识到,做为一般卫生意义上的勤洗手与预防传染病的洗手,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以上内容就是养生知识之保持日常健康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除此之外,本网站还将不定时更新相关资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
试管婴儿医院的选择之旅,掌握这些要素邂逅“好孕曙光”
“试管婴儿技术到底靠不靠谱呀?”“选哪家医院做试管成功率能更高呢?”对于那些对试管知识不太了解的准妈妈而言,有这样的疑问再正...[详细]
健康资讯2025.10.27

-
美国试管婴儿开启生育希望的新征程
在现代社会中,生育问题困扰很多人。无论是因身体原因难以自然受孕,还是受遗传疾病影响担忧后代健康,又或是高龄女性面临生育挑...[详细]
健康资讯2025.10.27

-
美国辅助生殖技术全景解析:从基因筛查到产房的生命接力
在生育的道路上,很多家庭被困难绊住脚步,但试管婴儿技术就像黑暗中的明灯,成为不少家庭最后的希望。在美国众多试管机构里,FSA...[详细]
健康资讯2025.10.27

-
赴美试管:从技术、资质、费用全说明
现在很多备孕不顺的家庭都会去美国做试管,可不是跟风哈!2025年数据摆着呢,美国一年得做42万次试管,咱中国就占了 11%,为啥都往那跑...[详细]
健康资讯2025.10.27

-
FSAC试管婴儿:不孕家庭的希望之光
“医生,我们还能有自己的孩子吗?”39岁的高女士攥着检查报告,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结婚四年未孕,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高龄,...[详细]
健康资讯2025.10.27
-
熬夜身体急救指南:快速回血,重焕活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成了许多人的“家常便饭”。无论是加班赶方案、熬夜追剧,还是备考复习,熬夜后身体往往处于疲惫不堪...[详细]
健康资讯2025.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