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这几种食物要少吃,它们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智力下降哦!

来源:生活无忧 发布时间:2023-08-30

生一个聪明伶俐的宝宝,是每个准妈准爸的期望,所以很多孕妈在知道自己怀孕之后就会格外的讲究饮食,并且开始补充各种营养品,为的就是能够生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是,一下这几种食品孕妇是不可以吃的哦!


怀孕后这几种食物要少吃,它们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智力下降哦!


1、少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血液中的锌与其结合后便从尿中排出,味精摄入过多会消耗大量的锌,医学研究表明,妊娠后期的孕妇多吃味精,会引起胎儿缺锌,而锌是胎儿生长发育之必需品,它影响孩子出生后的体格和精神发育,因此为了宝宝智力,孕妈妈们要少吃味精。

2、避免喝酒

研究表明,孕妇饮酒是造成婴儿畸形和智力迟钝的重要原因,因为任何微量酒精都可以毫无阻挡地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体内,使得胎儿体内的酒精浓度和母体内酒精浓度一样。孕妇饮酒过多,生下的孩子不久就夭折的屡见不鲜。对死婴的解剖结果表明,其大脑不仅小于正常儿,而且脑发育不全或呈明显畸形状态。不少国家曾对胎儿期受酒精毒害的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他们的智商都低于一般水平,大多数表现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或者白痴。所以孕妇基本上是避免喝酒,2杯啤酒、或1杯葡萄酒为极限。

3、要限制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

摄取太多咖啡因会影响胎儿的骨骼成长,有可能出现手指、脚趾畸形的情况,也会增加流产、早产、婴儿体重过轻的情况。最好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如果非喝不可,每日不可多过2杯咖啡或3杯半浓茶。

4、不要多吃榨菜

榨菜属于过咸食物,其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其实人体对食盐的生理需要极低,成人每天7克以下,儿童每天4克以下即可。习惯吃过咸食物的人,不仅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还会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胞长期缺血缺氧,导致智力迟钝,记忆力下降,榨菜类的腌制酸菜中还含有亚硝胺,可能导致胎儿畸变,所以孕妈咪不宜多吃此类食物,甚至与榨菜相似的咸菜、咸肉、豆瓣酱等也应少吃。

5、别吃腊肉

像腊肉、熏鱼、烧鸭、烧鹅这些食物中一般含有过氧脂,过氧脂质对人体有害,如果长期从饮食中摄入过氧化脂并在体内积聚,可使人体内某些代谢酶系统遭受损伤,促大脑早衰或痴呆。因此像这种曾在200℃以上油温中煎炸过或长时间曝晒过的食物孕妇还是以不吃或少吃为好。

腊肉中含有的过氧脂让人担心,其实孕期妈妈没有必要吃腊肉,新鲜肉营养更丰富,并且烹饪方法多样,即使不会下厨的准妈妈也能轻松的做一道窝笋炒肉片。

6、不要吃过量猪肝

孕妇摄取太多的维他命A,会导致早产和胎儿发育不健全,所以每日只可摄取 400-1250微克的维他命A,其中猪肝含极丰富维他命A,孕妇切忌过量进食。

7、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吃太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如汽水、糖、薯片,令孕妇过胖,从而增加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高血压的情况,除增加日后患糖尿病和血压高的机会之外,分娩时也会有困难。

以上是在孕期不能吃的食物清单,如果我们想要让宝宝智力高的话,可以多吃一些鹌鹑、海产品、芝麻、核桃、大枣之类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相关推荐
女性失眠健忘心烦易怒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可以缓解?
女性失眠健忘心烦易怒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可以缓解?

人到中年,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最常见的可能就是失眠健忘、心烦易怒这些问题了,虽然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严重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和正...[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03
中年女绝经前后月经紊乱可以吃什么药?
中年女绝经前后月经紊乱可以吃什么药?

绝经前后诸证,中医病名。是指女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头晕耳鸣、...[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03
吃什么食物可以有助降低血压?
吃什么食物可以有助降低血压?

得了高血压必须做好调理,降血压要靠药物治疗,但不能否认某些食物也被证明有辅助降压的效果,但是要在口服降压药的基础上再配合...[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03
孕期怎么会出现水肿?水肿的话要限制喝水吗?
孕期怎么会出现水肿?水肿的话要限制喝水吗?

“听说孕期会水肿,我孕早、中期都没肿,结果就临近预产期的这几个星期,一下子就肿了起来,脚丫子也胖了一圈,鞋子都穿不进去,...[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03
痔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教你几招能有效预防痔疮!
痔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教你几招能有效预防痔疮!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痔疮的恐怖之处,得了痔疮后,生活会受到极大影响,患者也会感觉生不如死,就算是晚上休息,也会感觉肛门特别不适,所...[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03
手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是怎么回事

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缓慢共同作用导致的。预防和治疗包括抗凝药物使用、压力袜穿戴和早...[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