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指南:避暑、祛湿、养心的“清凉三件套”

来源:生活无忧 发布时间:2025-07-22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段,高温、高湿、低压的“三重暴击”下,人体易出现中暑、乏力、食欲不振等问题。掌握“避暑、祛湿、养心”三大核心策略,助你轻松度过酷暑。

避暑:科学降温,远离“高温陷阱”

三伏天避暑需避开两大误区:一是“过度贪凉”——空调直吹、冷饮灌肚会引发头痛、腹泻,建议空调温度设为26℃以上,冷饮每日不超过1杯;二是“户外硬扛”——正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外出需佩戴宽檐帽、太阳镜,穿浅色透气衣物,并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前兆,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降温。

祛湿:饮食+运动,打破“黏腻困局”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易积聚湿气,表现为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四肢沉重。饮食上可遵循“三多三少”原则:多吃冬瓜、薏米、赤小豆等利水食材,少食油炸、甜食、冷饮等助湿食物;多喝温水或淡茶(如绿茶、荷叶茶),少喝冰镇饮料;多采用清蒸、炖煮等清淡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运动方面,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养心:静心安神,化解“情绪中暑”

三伏天人体阳气外浮,内里空虚,易心烦失眠。养心需“动静结合”:每日午间小憩15-30分钟,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傍晚练习深呼吸或冥想,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平复情绪;饮食中增加莲子、百合、苦瓜等清心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若出现持续焦虑、失眠,可尝试酸枣仁汤等中医方剂调理。

三伏天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避暑防外热,祛湿调内环境,养心固根本,三者协同,方能安然度夏。

相关推荐
养生:于日常细微处,涵养身心自在

当 “熬夜养生”“暴食后节食” 成为流行的矛盾体,人们渐渐意识到:真正的养生从不是突击式的补救,而是融入三餐四季的生活哲学。...[详细]

健康资讯2025.08.11
刚出生的婴儿额头有红色印记怎么回事?

新刚出生的婴儿额头上的红色印记通常是由于血管瘤或血管扩张引起的,这种现象在婴儿中较为常见。这些印记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详细]

健康资讯2025.08.07
风湿的症状有哪些?怎么缓解?

风湿病的表现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影响全身多个器官。风湿病是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类型包括类风...[详细]

健康资讯2025.08.05
得了肛瘘怎么办?可以做微创手术吗?

肛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这一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多数患者。肛瘘多由肛门腺感染引起,严重时需及时手术干预,微创手...[详细]

健康资讯2025.08.04
西红柿没熟能吃吗?

西红柿不熟不能吃。西红柿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蔬菜,可以组合各种食材,但是吃西红柿的时候,要注意绿色的西红柿,也就是说...[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28
干香菇怎么泡发 干香菇没泡发可以吃吗

干香菇没泡发可以吃吗?干香菇没泡发是可以吃的。但是没有泡开的干香菇咬的费劲,口感不好,煮起来也费劲;没有泡开的干香菇里有脏的...[详细]

健康资讯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