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哪些才能健康过冬?这5个细节让你把心血管疾病挡在门外!
立冬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易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液流通受阻、血管阻塞,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复发。如:心肌梗死,更极端的后果可导致“猝死”。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哪些才能健康过冬?这5个细节让你把心血管疾病挡在门外!:
合理膳食 ——润燥护阴
冬季进补好时节,小助手也为大家整理了三大进补口诀,快来看看:
少吃咸,多吃苦;
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冬季饮食要注意:
1、忌食
不食肥腻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
少食高盐辛辣燥热的食品如腌制品、辣椒、卤制品等。
不饮有刺激性的饮品如咖啡、浓茶、可乐等。
2、宜食
多吃含高纤维素的食物,可以帮助消化、清理肠胃,可以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如:麦麸谷物、豆类、蔬菜等。
核桃、葵花子、开心果等坚果有抗氧化、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和中风的作用。每天吃一定数量的坚果,可以御寒,增强体质!
冬季也一定要多喝水,以各种类似枸杞、西洋、麦冬等泡水来服用,对我们的冬季养生也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早睡晚起 ——保暖防寒
冬天一定要适当赖床,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起床一定要缓慢缓慢缓慢再缓慢!其次,要保证合适的室内温度,经常通风换气,当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尽量减少外出。同时,衣物的增减一定要掌控好,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适量运动 ——提高免疫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也要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一方面可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另一方面也有益身心健康。
神藏于内 ——怡养肾气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封藏的季节。而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阴阳之根”。
所以,在冬季我们要顺应自然界万物封藏的规律和人体内阳气潜藏的规律,育阴护阳,养护肾脏。这也是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养肾防寒”。
按时用药 ——杜绝擅自停药
1、心血管病人服用药物,一定要遵守医嘱,千万不要擅自停药或者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2、随身携带急救药,一般我们都希望老人随身带一些急救药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服用。这些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硝苯地平(心痛定)、麝香保心丸等。
3、不要自行停药,倍他乐克等药物是要长期服用的,不能擅自停药。因为β受体阻滞剂长期吃了以后,如果紧急停掉,血压会反跳,心率也会加快。长期服用消心痛的人也不能随便停药。要听医生的安排,慢慢停。
4、心血管病人还有一类常用的药物就是他汀类调脂药。他汀类药物尽量在晚上吃,这样效果比较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比较大,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慎服。
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的饮食以及正确的用药,让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吗,一起度过冬天,一起健康长寿!
同时建议大家也要注意定期体检,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以预防疾病为主。正所谓“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最后为大家附上——血管年龄自测表,可以来看看哦!
血管年龄自测表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爱肉食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
7、爬楼梯时胸闷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测试结果:
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
- 上一篇:泡脚加什么中药好
- 下一篇:你会滴眼药水吗?这几个误区要牢记!
-
胃下垂吃什么中成药?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胃下垂除了要进行相应的食疗和锻炼之外,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来治疗胃下垂,可以有很不错的治疗效果,今...[详细]
中医养生2024.02.28
-
中医按摩真的有助于减肥吗?方法有哪些?
经常的坚持中医穴位按摩,对于身体各个部位的减肥都是有着一定的效果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下关于中医按摩有助于减肥的方...[详细]
中医养生2024.02.06
-
冬天喝姜茶的好处有哪些?哪些人不适合饮用姜茶?
姜茶是常会喝的一种自制调养茶,主材料是姜,其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供药用。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详细]
中医养生2024.02.04
-
针灸减肥有哪些穴位?针灸减肥注意事项
很多人是天生的美食家,拥有一颗把天下美食都尝个遍的决心,但是吃虽然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你考虑过身体的感受吗,脂肪正在慢慢...[详细]
中医养生2024.01.25
-
夏天三伏天怎么养生?三伏天养生方法
进入三伏天,尤其是在中伏后,要特别注意养生,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夏天三伏天怎么养生。1、饮食清淡三伏天,人体五脏六腑,尤其...[详细]
中医养生2024.01.18
-
夏秋交替,如何预防换季病的发生?
每次换季的时候气温、湿度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此时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是很容易染上疾病的。而现在正是夏季和秋季的交替时节...[详细]
中医养生2023.08.31